【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新思考、新探索、新作为!同济大学发出“总动员令”
时间:2022-10-07

作为同济大学2021年起在全校广泛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成果,近日,同济大学发布《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发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动员令”。

《若干意见》涵盖十大方面,贯穿“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人才成长全链条,共有40条,展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考、新探索、新作为。

筑牢人才培养的“头部关键”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若干意见》明确,秉持与“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新时代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素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始终坚持培根铸魂育新人。在强化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和价值引领的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中的思政元素,找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工作同向同行,书记校长带头开设“人民城市导论”等思政大课,打造同济特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品牌。2021年,我校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以及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单位。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设置要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主动面向国家、地方和行业急需的学科专业和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学科专业,升级优势学科专业、调整低效学科专业、布局新兴学科专业。目前,学校共有6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2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相关专业,成为同济大学专业建设的主体。

《若干意见》还就强化基础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作出部署: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提升基础学科专业对一流人才培养的支撑;按照“优势工科引领带动、厚重理科融合推动、特色医科协同驱动、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促进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医工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专业,抢占未来科技与人才培养制高点。     

夯实人才培养的“中部主体”

如何创新人才选拔机制?《若干意见》提出,落实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等人才成长全过程中各要素的联动,探索以学术志趣和发展潜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多渠道选拔对基础学科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青年英才,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

推进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着眼“本科基础宽、硕士专业深、博士学术精”,以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交流合作链三个链条为横向培养轴,以本硕博一体化为纵向培养轴,施行“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特征的“1+3+X”人才培养体系,向强化基础、通专融合的“2+1+X”(2年通专基础、1年专业核心、X=1-6年本研衔接专业学习与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2022年,成立国豪书院,施行书院氛围下高端导师倾心指导的完全学分制培养,夯实理工基础、强化学术创新、浸润人文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充分释放个人潜能,全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若干意见》对课堂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强化课堂内容建设,加强通专融合,深化英语、数理化、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打造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全链条一流本科课程;重构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加强本科专业课程与研究生阶段课程的有序衔接;并形成以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高等数学》为代表的,与学科发展互融共生、彰显同济特色、传承创新、引领学术前沿的世界一流教材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举各方之力协同育人。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强化产教协同育人,加强未来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引领,形成创新引领、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持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进出国交流和在地国际化相结合的育人计划,及“全球胜任力”训练计划。强化育人生态和学生成长环境建设,全面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托稳人才培养的“腰部两侧”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环节,如何用好这根“指挥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若干意见》明确,完善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以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传统模式,实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构建学生成长评价体系,实现期末总结评价和全学期持续性动态评价相结合,传统学业评价和多维度多元化评价相结合,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力量。全面落实学科责任岗位、专业责任岗位、课程责任岗位三类责任岗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夯实教研室、科研—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推动教师知识结构的持续完善、教育理念的自我革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2022年,教育部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同济大学9个虚拟教研室名列其中,获批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六、上海第一。

《若干意见》还指出,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分类评价、分层考核,加强对教师育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加强对教师育人质量而非授课数量或指导人数的评价与考核;改革教师激励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获得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做强人才培养的“底部支撑”

质量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坚实保证。《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2.0,从质量控制逐步走向质量文化。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位论文和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质量保证制度和保证机制,加强质量文化价值层面建设营造质量氛围,变监督评价为支持服务,培育一流课程和专业,从制度约束过渡到质量意识凝聚。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建设和管理,主动实现从以“督”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从关注教师“教”向关注学生“学”的转变。

深化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评价改革。坚持评价方法创新,加强多元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撑。深化“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全链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完善多主体、全过程的评价模式。强化过程评价,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查,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督导和保障机制。

《若干意见》最后指出,要以智慧赋能人才培养,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协同、校院联动,系统谋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地相结合,注重任务实施与机制保障相结合,凝聚共识,齐心聚力,构建同济大学新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引领未来的高质量人才,践行“学术与育人”第一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