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秉持与“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新时代同济文化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术与育人”为第一价值追求,着力培养具备“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素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近年来,同济大学面向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出人才培养改革新举措,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以考生和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与招生改革联动,完善招生录取政策,竭力为考生提供更多更优的选择。同济大学2023年招生政策有以下几个主要亮点:
亮点一:本科一批次设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本研贯通培养,着力探索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基础创新人才,特别是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城市、未来交通、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按照“本科基础宽、硕士专业深、博士学术精”的阶段培养定位,打造以书院制、导师制、完全学分制为特色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全程导师制,构筑本研衔接的课程体系,夯实科学基础、强化学术创新、浸润人文素养、开拓国际视野,汇聚优质育人资源,构筑个性发展空间。第一学年实施通识教育和面向大类的基础学科强化学习;一年级结束前所有工科专业任选,二年级开始在高端导师指导下基于完全学分制开展主修专业学习和科研学术训练。完成本科阶段培养要求后,进入研究生阶段,面向重点领域核心问题开展研究。
亮点二:继续在本一批次开展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招生,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同济大学获批6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力学。今年,同济大学继续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3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招生提至本科一批次开展。为给广大考生更多大一就能进入国家级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机会,上述6个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学校自设的海洋科学、环境科学2个拔尖班也会开展新生入学后二次选拔招生工作。6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情况如下:
亮点三:医学拔尖人才培养继续升级,本一批次开展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招生,完善医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社会对各类医学人才的强烈需求,学校根据不同培养目标设置了多个医学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继续开展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招生,以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在基础医学专业培养面向未来的教育型、科研型医学人才。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以本研衔接模式培养“四证合一”卓越临床医学人才。临床医学(本博贯通培养)作为医学试验班的包含专业,意在培养拔尖创新型医学科学家。
另外,在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特区中设置了本研衔接的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探索国际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在特区中还设置口腔医学“5+3”一体化拔尖创新实验班,培养引领未来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详见下表:
亮点四:科技、人文、艺术交融的建筑类实验区,为特别优秀的文科生提供又一宝贵机会。
为强化建筑和设计类专业的科学与人文并重、技术与艺术交融、培养美丽中国设计师的目标,学校特设立建筑类实验区。实验区面向没有投放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类文科招生计划的省份或受招生选考科目限制无法报考建筑和设计类专业省份的特别优秀文科型考生,为其提供直接进入建筑类或设计类专业学习的机会。经相关专业专家认定后,考生报考同济人文科学试验班或社会科学试验班,入学后进入建筑类实验区,与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学生一起培养。具体政策,考生可向本省招生组咨询。
亮点五:交叉复合人才培养跃上新台阶,1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8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今年,同济大学新增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至此,同济大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已达12个。这一人才培养项目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实现专业强强联合,依托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涉及专业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或新工科专业。
在培养交叉复合人才方面,同济大学多年来一直设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方面取得了实效。今年,实验区共有8个项目,涉及理、工、文、管、经济等专业,在交叉培养、双创融合、校企联培和对欧交流方面各具特色。今年,新生将继续有机会享受到这一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除少量不允许调整专业的新生外,全部新生都可基于兴趣和自愿原则,参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