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牛刚,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Proc IME Part C: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国际期刊副主编、《仪器仪表学报》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故障诊断及安全性专委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委会理事,动态信号分析专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进车辆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PHM)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担任新生和学院本科生导师。
案例分享
本人担任本科生导师已有4个年头,2022的开年则极不寻常,开学之初没几周,突然加重的疫情打乱了所有常规。随着抗疫的延续,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我也曾陷入焦虑,授课怎么办?科研任务怎么办?家人的生活口粮怎么办?这些都很快有了应对措施。
然而,校园疫情由准封闭转为封闭,越来越多的宿舍楼被封控,学校一瞬间陷入了为难境地,让所有人始料未及。通过高频次的紧急会议,我了解到了校内现状:数万学生封闭校内静态管理,物资短缺,运送人员短缺,作为同样封控在家的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想为学生们做些什么。在与同学生们视频交流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他们焦虑甚至略带恐慌的情绪,以及对未来感到迷茫。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同学生们的沟通次数,安抚他们焦虑的内心,及时地答疑解惑。毕竟,我是5名本科新生导师,也是本学院4名19级本科生导师。我在想,全校在校学生群体中,恐怕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迷茫的应该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学生了:本科新生年龄最小,尚缺少适应性且需要更多关爱;19级大三学生正处在学业繁忙和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问题较多,因此我决心尽己所能,一定要远程照顾好自己所指导的这9位本科生同学。
图1 牛刚老师指导照片
借助腾讯会议软件,我能够方便地同他们视频连线,互通校内外疫情状况和通报学校政策的同时,积极听取学生们的需求和合理建议,及时上报和反馈。针对新生院学生分别开展了专业分流咨询专题座谈会、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专题座谈会,详细介绍了我校各学院及专业特色、前沿方向、深造及就业前景,SITP项目申报及科创竞赛经验案例,及时解答了大一新生同学们的困惑。针对本院19级大三学生在第二学期阶段和接下来的暑期及大四上学期关键阶段的困惑、焦虑和迷茫,在叮嘱学生们服从防疫管理、坚持学习锻炼的同时,分别开展了保研-考研专题座谈会、出国留学专题座谈会,重点就学生关心的考研、就业、出国问题进行了细致介绍,为每位学生梳理毕业发展规划。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指导交流,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化疫情焦虑为动力的精神面貌,积极磨炼人生意志、坚定抗疫必胜信念,坚持提升自我价值,等待云开雾散的光明。
图2 牛刚老师指导照片
导师心语
最后我想说,这场疫情灾难,是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道德、灵魂、理想、价值观的筛选,我们所要做的是,提高所有的免疫力。
2022,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