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爱春华,及时着先鞭——王浩祺
时间:2023-04-01


图片


导师简介


王浩祺土木学院助理教授,东京大学博士、特任研究员,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研究方向包括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运维、振动舒适度、结构工程AI技术等。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获国际土木结构振动测试分析委员会Young Researcher Award。在担任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期间,多次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




案例分享


     作为一名本科生导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职责所在。上学期期末,王浩祺老师在创新创业学院网站上公布了若干个创新科研项目课题,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并在寒假期间开始了课题组总计四个创新项目的指导工作。项目成员均为2020级本科生,共计13位,由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两个专业的学生组成。

     然而,在新学期开始后,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安排。3月9日下午,学校进入了封闭管理模式,导师与学生无法正常见面交流。此时,距离提交项目申报书仅有几天的时间了。为了按时提交高质量的申报书,王浩祺老师通过微信群、腾讯会议等方式与每个小组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与修改。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了各自的研究内容与目标,熟悉了课题申报的流程与步骤,顺利提交了项目的申报书。


图片

图1 王老师指导学生的微信群聊的点滴记录


     答辩是项目立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评定项目等级的主要依据。为了使同学们在立项答辩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正式答辩之前,王浩祺老师除对各个小组的ppt逐一精细修改之外,还安排了四个小组在腾讯会议室里进行答辩预演,各组成员互相提出问题互相学习借鉴。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进行学术科研方面的正式汇报。通过这个过程的训练,提升了同学们科研汇报的水平增强了对正式答辩的信心

     期间,为了减小疫情对同学们心理状态、学习效率、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王浩祺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隔离管控期间的体会,建议同学们在管控期间集中精力“做一两件具体的事情”,增强自己的专注力,以求尽量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作用。


图片

图2 王老师指导的答辩前的预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同学们一个多月的努力,在4月8日土木学院组织的创新项目立项答辩评审中,四个小组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两个项目获评国家级创新项目,两个项目获评上海市级创新项目。经过选题、预研究、撰写申报书、立项答辩的整个过程,同学们逐渐理解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升了书面和语言表达的水平、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促进了专业间的交流,不仅收获了优异的立项成绩,更是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看到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成长,作为他们的导师,王老师倍感欣慰。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的同时,王老师还深入到西北三楼学生社区承担驻楼工作,负责社区核酸抗原检测、行李寄送、物资调配、志愿者协调和日常生活保障等任务,与同学们共度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时光


导师心语

齐心协力战疫情,同舟共济克时艰。愿疫情阴霾早日退散,期待在恢复常态之后,与同学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