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高明:浅论如何构建“同舟共济”的研究型大学
时间:2022-01-07

某日,走过衷和楼楼下,发现一个牌子(实为衷和楼的英文名字),连在一起读,即为“Tongji University, Building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为了科研和教学的同济大学)”。

对于学术人而言,有点被感动到。忍不住为它补全了整个句子:

Tongji University is buil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by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直译:同济大学属于科研和教学,基于科研和教学,也为了科研和教学。)

这大概是我们每个高校工作者理想中的大学的样子吧。这大概也是一个研究型大学该有的样子。

学校今年广泛兴起“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我想,同济大学作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一定会包含以上三点追求。如果还要再加上一点,那必然是:同舟共济(Together)。

其一,a univers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一所属于教学与科研的研究型大学。

“洪堡大学”的学术理想,是每个学术人所向往的,也是每所研究型大学所憧憬的。一所属于教学与科研的研究型大学,它必然是尊重教学和科研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各个学术单位的学术自主权。“让专业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做专业的事”,这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一项黄金定律。只有实现这点,才能保障我们的大学的教育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一所大学管理和运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知识生产模式1、模式2、模式3并存的时代,这也要求我们不能再囿于学科的壁垒,而是要有跨学科的思维和逻辑去解决知识社会发展所需。因此,我们也需要鼓励学院间基于客观需求进行学科交叉、跨学科的合作,但同时需避免行政逻辑的简单排列组合。在鼓励跨学科合作方面,可以参考欧盟的玛丽居里项目制。通过基于跨学科发展学期的项目申请-资助的形式,支持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其二,a university by teaching and research:一所基于教学和科研的研究型大学。

“术业有专攻”,一所基于教学与科研的研究型大学,必将依赖其教育学科和教育研究的发展。“如何发挥好同济大学在中欧合作中的传统和优势,推进其国际合作,提升其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在全球变暖、知识变革的今天,如何实现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在全球知识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以其‘同舟共济’的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走到今天给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使命。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回归科研,依据科研去寻求答案。这就要求我们人类重视发展教育学科。

这也需要我们大学为教育学科构建一个共同体交流与合作的组织平台。教育学科的特点在于其延续性和社会性。这意味着,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问题都不可断章取义,它可以追溯上一个阶段,也会延续到下一阶段;任何一个教育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它不会只存在象牙塔里,也需要到象牙塔外验证答案。因此,构建教育学科的共同体,为其内部不同分支寻找一个共同的组织载体,促进其内部交流与融合,支持其制度化、延续性的发展,是一个研究型大学尊重教育规律、实现符合教育规律发展的关键。

其三,a university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一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研究型大学。

一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研究型大学,它必然也是能够为在这所大学里的每一个科研教学工作者提供归属感、信赖感和自豪感的大学。不仅如此,它还应该为教学科研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大学里的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后勤保障人员等,也能提供归属感、信赖感和自豪感。而实现这点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而新教师培训在其中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一所拥有高质量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提供有质量的新教师培训开始。

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角度,新教师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提升老师对大学的历史、使命、价值观等的认同感,为大学能实现其使命服务;其二,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国际化等方面在所在岗位所需的技能,帮助教师在所在岗位更好地工作服务。好的有质量的教师培训应该满足上述两点,并且能在过程中,尊重学术工作,给予教师支持。简而言之,好的教师培训的本质是为了大学和教师的发展而服务。最后,“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一所崇尚“同舟共济”的研究型大学。

“同舟共济”是新教师培训中,我和许多新老师交谈里发现大家对同济大学的理念最为认同的地方,其实也是当初同济大学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实现严谨求实、仰望星空、同舟共济,我想,是我们同济大学区别于别的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也是我们能够最终依赖我们的知识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实现“同舟”容易,“共济”却实难。在实践中,我们先要实现同济大学内部的“同舟共济”,才能最终实现同济大学和同济人在社会中引领“同舟共济”的理想。而要实现我们内部的“同舟共济”,关键在实现前面提到的三点:of  research and teaching,by research and teaching,and for research and  teaching。让已经同舟的大学成员们认可和归属,并能为之一同努力,实现“共济”。让尚未同舟的未来者认同我们,加入我们,延续我们的“共济”理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组织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原因。愿我们在讨论中一起前进,在讨论中实现同舟共济。

(作者系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