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以“慕课西部行 知识越山海”为题,报道了新疆大学携手中东部高校,引进优质在线课程的工作。
其中,同济大学与新疆大学共同开设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微专业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
东西协作探索,响应双碳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该如何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满足教育领域对碳中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同济大学正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继2023年成功开设“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微专业并将其开放给新疆大学后,今年同济大学将这一微专业更名为“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并与新疆大学签订了联合开设该微专业的合作协议。同时,该微专业还向上海市其他高校以及喀什大学开放。
同济大学所在的上海属于东部能源消费地区,新疆大学所在的新疆属于西部能源生产与输出地区,两校在碳中和学科领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两校开展碳中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可以共同把所具备的优势和特色向其他高校辐射。
通过联合开设“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微专业,两校实现了师资共享、同步招生、联合培养、跨学科专业、线上线下课堂融合、交叉实践、共同授证。
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多元交流
据统计,在限制每校招生人数的情况下,今年该微专业共有17所高校不同专业的97名本科生选修。
今年9月16日,同济大学-新疆大学跨校微专业“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正式开班。开班典礼在同济大学腾讯会议、新疆大学博达校区教室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志伟、本科生院副院长张宇钟,以及新疆大学校长姚强、副校长刘正江、建工学院党委书记秦拥军、副院长黄昕(同济大学援疆干部)、教务处副处长付再学等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两校微专业相关授课教师和学生也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时刻。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 微专业开班和授课现场
开班典礼结束后,姚强校长以上海遭遇75年最强台风“贝碧嘉”为开场白,给同学们讲授了《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概论》第一课。
新疆大学姚强校长讲授第一课
17所高校学生线上共同学习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微专业充分体现了跨校、跨地域、跨学科专业教学的创新理念。同济大学和新疆大学正通过这一合作,共同推动碳中和领域东西部高校的教学交流与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